第37章 亂世之景(1 / 2)

林羽隨同何進的羽林騎大軍,是在三月的春風中踏上了征程。

他雖對即將發生的戰役結果瞭然於胸,卻未有半分輕鬆之心,深知自已的使命並非改寫歷史,而是在不干擾歷史程序的前提下,為自已的隊伍贏得榮耀,同時不斷精進自身武藝。

更為重要的是,他立志要保護好身邊的每一個人,儘可能地救助無辜的百姓,讓他們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絲寧靜。

這一路除了多次的小規模戰役外。

沿途的景象,也如同一幅幅歷史的悲壯畫卷,緩緩鋪展在他們的眼前。

這一切和一年前,林羽從幽州昌平出發前往洛陽時,所見所感截然不同。

那時一路經過的城鎮,儘管貧窮,卻洋溢著一種質樸的安寧,田野裡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村莊中炊煙裊裊升起,孩子們在村口嬉戲,老人們坐在樹蔭下悠然自得,一切皆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林羽記得,當他穿過一座座山巒,越過一條條河流,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讓他心曠神怡,彷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與心跳。

然而,時光荏苒,當林羽再次踏上這條熟悉的路,眼前的景象卻已天翻地覆。

廣宗與下曲陽,這兩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卻成了戰爭的廢墟,滿目瘡痍。荒涼的街道上,野草肆意生長,彷彿要吞噬掉每一寸土地。

昔日宏偉的廟宇與宮殿,只剩下殘垣斷壁,它們沉默地矗立在廢墟之中,像是一位位無言的見證者,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林羽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涼,他不禁想起了家鄉的昌平,那裡的百姓是否也正遭受著同樣的命運?

林羽深知,自古以來,由於生存資源有限,世界各國的歷史無疑都是透過戰爭削減人口,同時佔領土地掠奪資源,財富重分配。

但是以這次黃巾之亂舉例,東漢末年連年的天災也不過死亡數十萬,而一場兵禍確是數百萬人死亡,足足十倍的傷亡,讓林羽覺得沒有任何戰爭值得歌頌。

\"林羽兄,你看那邊,\"趙烈停下腳步,手指向遠處的一片廢墟旁,\"那些百姓,他們……\"

林羽順著趙烈的目光望去,只見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正忙碌著,他們用粗糙的手掌,搭建著簡陋的棚屋,儘管條件艱苦,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不遠處的田間地頭,農夫們揮汗如雨,用鋤頭挖掘著土壤,播撒著希望的種子。在這樣一片廢墟之上,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還記得一年前,當我從昌平來到洛陽,\"

林羽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

\"那時候,我眼中所見,皆是生機勃勃,而今,這一切都被戰火摧毀,人間的苦難讓人痛心疾首。\"

趙烈默然點頭,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將胸中的沉重感驅散,然後堅定地說道:

\"林羽兄,我們雖不能改變大局,但至少可以盡力而為,幫助這些無辜的百姓。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住所,更需要的是希望,是重建家園的勇氣。\"

隨著對話的深入,林羽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

他們明白,在亂世之中,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在廢墟之上,他們見證了生命的堅韌與不屈,也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與力量。

儘管戰爭帶來了無盡的破壞與痛苦,但在每一個角落,總有人在默默堅守,用汗水與淚水澆灌著希望的花朵,期待著和平的春天早日到來。

這段旅程,對於林羽來說,不僅僅是一次身體上的跋涉,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

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但也見證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林羽深知,歷史是由無數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瞬間組成的,而他,願意成為這歷史長河中一顆微小但堅韌的砂礫,為後世留下一抹溫暖的痕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