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嬴政看到的不是番薯,而是大秦的版圖(1 / 2)

大秦位面。

秦政早就看傻了眼。

跟朱元璋一個德行,

腿一軟。

坐在了地上。

“3000斤畝產?”

“一畝地竟真能有如此高產?”

嬴政很是震撼。

作為大秦皇帝第一人。

勸課農桑自然是瞭如指掌。

因此。

他知道畝產3000斤是多麼恐怖的一個概念。

看向天幕。

感嘆連連。

“怪不得方才天幕中有詞條劃過,說袁老的功績放在古代可封神。”

“要是放在大秦。

那就是妥妥稻神啊!

好吧!

既然同宗同族。

那孤就冊封你為寶泰普濟稻神大帝。

為你建廟塑身。”

言罷。

他立刻傳旨為袁老建廟。

對此。

整個朝堂對這一政令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

並且積極響應。

好像。

大臣們又看到了那個睿智的始皇帝。

經過三至五年的休養生息。

大秦一定會更加強大。

……

又一波彈幕來襲。

【彈幕:稻神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永遠感恩。】

【彈幕:我們無法抗衡時間,但是我們不會遺忘燈塔。】

【彈幕:永遠銘記禾下乘涼夢。】

【彈幕:實在是太感動了,感謝科普,讓我銘記偉大。】

【彈幕:袁老的雜交水稻餵飽的不只是華夏人的肚子,

更是全世界人的。】

【彈幕:沒錯,還有北方的小麥,畝產也能達到1000多斤。】

【彈幕:別忘了還有玉米哦!】

……

“咳咳咳……”

看到評論區中的討論。

朱元璋又被震驚了。

直接咳嗽的直不起腰來。

水稻和小麥是明朝的主要農作物。

玉米是個什麼玩意兒?

畝產居然也那麼高?

那後世的人豈不是人人都他孃的是土財主?

講真的。

朱元璋羨慕了。

哈喇子流了一地。

他做夢都想著他統治下的大明能人人溫飽。

按照天幕上給出的資料。

如果發生在大明的話。

不僅是溫飽。

甚至可以說是富的流油。

朱元璋急忙叫來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商議朝政。

“劉伯溫,

你給咱好好說。

你可曾聽說過玉米?”

劉伯溫曾經在鄉下以耕作為生。

自然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

他也從來沒聽說過玉米這種農作物。

“臣並未聽說過。

應該是一種新型的農作物。”

朱元璋頓時垂頭喪氣。

像是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恐怕就是的。”

不過。

明朝距離天幕播放的時間不過600年。

極有可能現在就存在於民間。

只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可惜了啊!

要是這種糧食在大明推廣來種植,天下百姓何來餓肚子一說?”

朱元璋感到非常惋惜。

像一個耍脾氣的小孩兒一樣,蹲在涼亭的一角生悶氣。

然而。

就在此時。

天幕上出來了一條彈幕。

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彈幕:黃山現在14億人口,袁老一個雜交水稻直接擺平。

大清也是因為番薯養活了4億人口,

輕鬆解決了人口大爆炸的問題。

玉米呀!

明朝就傳入了華夏了。

可惜!

剛傳入華夏的時候,那些貴族階層根本沒當回事。

竟然當花來養的,

否則!

大明朝根本就不是現在這個屌樣。

興許,

滿清韃子根本就入不了山海關。

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恥辱了。】

嗯???

看到這條彈幕。

朱元璋的腦袋上迅速生出一串黑人問號。

心尖兒猛的一顫。

“我靠!

咱大明居然有玉米!”

劉伯溫和李善長這哥倆眼珠子瞪的溜圓。

不會吧?

李善長很快反應了過來。

立即抱拳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我大明如今百廢待興。

如果能找到這玉米,恢復國力指日可待。”

劉伯溫同樣也非常高興。

“那就派人給咱去找,這天幕上說是養在了貴族家裡。

就是給咱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

“遵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