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進退兩難的大皇子(1 / 2)

不同於慕容雲海的春風得意,九淵帝國這邊可謂是愁雲慘淡。

離大寧最近的大皇子,直接被大寧帝國威脅的放棄了北伐西征的策略,開始重兵防禦大寧帝國。

大皇子本來策反了四十萬邊軍,在各路勢力裡如日中天。

結果先是董卓陽奉陰違,圖謀不軌。

然後就是趙武叛亂,帶走了足足十五萬精銳大軍啊!

還丟了得手沒多久的北河省,導致他單單靠一個北江省養活著將近三十萬大軍。

所以,大皇子選擇攻打北川省和北河省,一方面緩解糧草問題,另一方面便是想要拓展生存空間。

但是這行動剛剛進行了不到一半,便被大寧帝國的二十萬大軍給拖了後腿。

他剛剛拿下北川省兩個府,大寧帝國的二十萬大軍便奪下他將近半個府的地盤。

要不是大寧帝國內部再次出現了問題,現在北江省的局勢並不會有多麼妙。

北江省並不富饒,而且大寧帝國和九淵帝國的關係並不和睦,所以並沒有進行通商。

北江省更是由於地處邊疆的原因,它的農業也不是很發達。

九淵帝國邊軍的補給更是大多數都是來自北原省、北川省以及北河省三個省份。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大皇子迫切攻佔北河省的原因,北原省由於被八皇子的勢力霸佔,大皇子一時間難以攻破,所以把目光放在了北河省上。

畢竟從面積來看,北河省幅員遼闊,足有兩個北川省那麼大。

而且北河省靠近北疆省,北疆省盛產戰馬牛羊,如果奪下那裡,大皇子的騎兵部隊就有了穩定的來源。

可惜事與願違,由於北河省過於重要的原因,他對那裡的駐守將領很難產生足夠的信任。

再加上他本人生性多疑,很擔心他手下的將領也像他一樣背叛。

所以趙武那事發生的時候,他第一反應就是懷疑趙武是否叛國。

賈似道充分利用了這一心理成功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北河省,還策反了足足十五萬精銳大軍。

大皇子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損兵折將,還被其他勢力所恥笑。

由於大皇子的這一舉動,也使得他麾下的將領對他貌合神離起來,已經面和心不和。

處於多方面壓力下的大皇子,迫於無奈發動了對北川省和北河省的征伐。

可惜天意弄人,大寧帝國此時的偷襲,讓他所有的努力化作泡影。

他恨透了徐天華的不講信用,但又無能為力。

外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內不能平息諸將心中怒火。

董卓反而趁機拉攏了不少將領,已經隱隱有取代他的趨勢。

可能董卓還在顧及他的皇室血脈,以及目前內憂外患的情形,所以並沒有立刻發動兵變。

大皇子由此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而以他的智慧,所想到的破局之策,無非帶兵征戰。

他一方面派遣董卓領兵十五萬抵擋大寧帝國來犯,另一方面,自己率領十五萬大軍攻打北河省。

一方面,北河省的不少守軍都是原來從他這裡譁變過去的,打他們雙方或許能有所留手。

另一方面,大寧帝國那邊的壓力要大一些,再加上如果雙方戰事都比較順利的話,他不僅可以收復北河省重塑威望,還能極大的消磨掉董卓的實力。

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那是最理想的狀態。

前提是董卓能對付的了那二十萬大寧帝國的精銳士兵,聽說統兵將領是一個叫韓信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將。

想來以董卓的能力,擊敗他並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重心又回到了北河省,趙武這個人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是卻只擅長防守。

一旦能激怒他,讓他率領大軍在野外進行決戰,大皇子則勝券在握。

但是現在趙武莊縮頭烏龜,就是堅守不出,讓他十分惱火。

他已經派人屢次挑釁城門,甚至辱罵了趙武的祖宗十八代。而就算這樣,趙武還是堅守不出,讓他十分氣憤,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

董卓那邊戰事進展的比較順利,已經收復了兩座城池。

看來韓信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平平無奇,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將,徐天華完全是為了染指鎮北軍的軍權才把他捧上來的。

大皇子,現在你有些後悔了,早知道他就統兵去與那個叫韓信的小將對戰了。

說不定現在已經殲滅他二十萬大軍了春風得意了,還能趁勢再奪下大寧帝國北方几座城池。

藉機勒索一波大寧帝國獲得支援,進而掃蕩九淵帝國,氣吞天下。

可惜了,路是他自己選的,哪怕是跪著也要走完。

既然趙武想當縮頭烏龜,那麼他將用最猛烈的進攻來告訴他,什麼才是真正的軍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