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郡縣制(1 / 2)

俱酒再次詢問衛鞅如何在楚國郢都和陽城提前佈局,派遣何人前去執行拯救任務。

衛鞅道:“臣以為,公子不宜大張旗鼓、大動干戈,可先令墨家和唐社提前準備。待巴蜀大局已定之後,再派出專人前往,為時不晚。”

俱酒也幻想吳起能夠分得清利害,聽從自己的勸告,大徹大悟之後,主動來蜀;吳起無事,則孟勝無事;孟勝無事,則墨家無事。

衛鞅道:“巴蜀初定,不知公子宏圖如何繪就?”

俱酒道:“吾志雖在天下,然自知與七大戰國相比,力有不逮。故欲埋首種田,經略巴蜀,富國強兵,徐徐圖之。”

衛鞅道:“公子思路清晰,淵思寂慮。然富國強兵,公子之國何在?”

俱酒心中雪亮,衛鞅這是在督促自己早日建國啊!

俱酒反問道:“當初在安邑初識先生,你我曾共議固國之策。先生猶記否?”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衛鞅對當初的談話記憶猶新,立即將俱酒的“三策九字”突口而出。

俱酒滿意地點了點頭:“俱酒今日,雖有小成,然仍欲堅守三策,藏鋒斂穎,韜光養晦。”

衛鞅道:“巴山蜀水,天設之牆,我若不出,敵自難來,此誠‘高築牆’也。”

俱酒接著他的話頭:“蜀中平原,沃野千里,巴地山區,礦產豐富,此富民之基,自可“廣積糧”。”

衛鞅:“臣嘗聞,蜀中十年九澇,水患無窮,請問公子如何治之。”

俱酒道:“蜀中水患,源頭在岷,俱酒胸中已有規劃,不日親赴玉壘山,開渠堆堰,興修水利,以利萬世農耕。”

衛鞅肅然起敬:“農,國之根本也。公子有如此之心,誠千古聖王,‘廣積糧’之策,指日可待也。”

俱酒暗想,衛鞅這種“重農抵商”的本色還是沒有改變。估計在日後發展手工業時,衛鞅一定會有反對意見。

衛鞅道:“然三策之中,‘緩稱王’一策,臣以為不可再緩。公子當早日稱王。”

俱酒道:“七大戰國,皆為侯爵以下,楚雖僭越稱王,然為天下所恥。俱酒何德何能,敢稱王號?”

衛鞅道:“天下諸侯,周室所封。然巴蜀之地,公子自得,非天子所賜也。故公子當自成一家,與周室分庭抗禮、平分秋色。”

俱酒苦笑道:“今天下大勢,列國紛爭。俱酒雖有小勝,但自認實力不夠。‘緩稱王’之策,意在儲存實力,以觀形勢,等待天時,厚積薄發。先生此時欲俱酒稱王,豈非踞吾於爐上耶?”

衛鞅道:“雖然如此,然公子若不稱王,如何立國?眾將士拼死效忠,公子如何報之?”

俱酒默然,他對“功高必賞”的道理是清楚的。自己之所以能網羅這麼多的人才跟隨,拋頭顱、灑熱血,打下一片偌大疆土,其實大家都是衝著一個美好的前程而來的。

誰不想立開國功勳?誰不想做從龍之臣?誰不想幫原始股東?誰不盼著早日上市變現?

但俱酒有著一顆十分清醒的頭腦,儘管水了一百多萬字,打下了巴蜀之地,但與七大戰國相比,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僅從人口一項說,巴蜀之地就比不上七國中任何一國。畢竟戰國時代,中原開發較早,巴蜀尚屬偏遠,諸侯都熱衷於逐鹿中原,中原才是最適合人類生存之地。

統一天下仍是一個十分遙遠的夢想,隨時有可能太監或者料尾。

但衛鞅的說法十分具有代表性,不僅自己這些生死兄弟需要用功績來褒獎,巴蜀這些降臣可都是從完整國家體制中走出來的,他們更需要得到認可與包容。

俱酒長嘆一聲:“既如此,先生以為如何?”

衛鞅道:“上策,自立為王,自成一派,不與周王室產生任何瓜葛。待時機成熟,一統諸侯,無論周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