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治越四策(1 / 2)

聶政認出了越女劍法,穿越者聽後也不禁渾身一凜,因為越女劍的故事流傳太廣了。

傳說吳越爭霸之時,越國在戰鬥格鬥時總是敗於吳國計程車兵,越王為之發愁,問計於范蠡。

范蠡進言道:“今聞越有處女,出於南林,國人稱善。願王請之,立可見。越王乃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

越處女,是最早時期規範的叫法。處女這個詞兒,在古代沒有那麼多的隱私方面的含義,就是指一個未婚的年輕女子,如此而已。

越處女應召前往,途中一位白鬍子老者半路攔車,自稱袁公,要與越處女比劍。

袁公拿起一根竹子,而越處女則撿起他不要的竹子的末梢,二人經過三個回合的比試,袁公不敵,然後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

老人化猿的故事,為越女劍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越處女拜見越王勾踐之後,二人就劍術劍道有過一番高深的討論。當越王問到越處女師承何人時,越處女答道:

“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

也就是說,越處女是由於好劍擊之道,在日常山野之中,模擬各種動植物之間的攻守之道,自已悟出了這一套劍法,可見越處女就是越女劍法的始祖。

越王大悅,即加女號,號曰“越女”。“越女”在此是一種尊貴的封號,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越地的女子。

隨後,越王乃命五校之隊長、高才習之,以教軍士,並在最後的吳越爭霸中發揮出強大的作用,為越國最後取勝立下了不朽功勞。

越女最後飄然而去,而她的這套劍法卻在越軍當中流傳了下來,當此之時皆稱“越女之劍”。這就是“越女劍法”或者“越女劍”名稱的由來。

關於越女劍的傳說悠遠,散見於正史和野編,最早、最詳盡的記載是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在後來的《藝文類聚》、《劍俠傳》、《卅三劍俠圖》中亦有記載。

小說《東周列國志》、《三遂平妖傳》中也都記載了這一故事。只不過在小說中越處女的形象進一步拔高,被稱之為是九天玄女娘娘下凡。

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各種訛誤,曾經出現過“越處女”被傳抄為“趙處女”的版本。其實吳越爭霸之時,三晉尚未分裂,根本不存在“趙”這個國家,可見“趙處女”應該是“越處女”的訛傳。

現代將越女劍的傳播發揚光大的是金庸。當金庸開始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時,第一部作品便是短篇小說《越女劍》,金庸賦予了越處女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阿青。

金庸是浙江人,對越女劍在當地的流傳從小耳熟能詳,並對越女劍懷有一定的感情。在其後的小說作品中,越女劍先後出現,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流傳體系。

江南七怪之一的韓小瑩,所練的功夫就是越女劍法。韓小瑩將之傳於郭靖,郭靖傳於武敦儒、武修文、郭芙、郭襄。

越處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俠,是中國女俠文化的鼻祖,也可視為父權社會里,女性意識覺醒與抗爭的成功典範。

在戰國這個時代,俱酒見識到了真正的越女劍法,不由心生感慨,不知道有多少奇女子,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湮沒無聞,而今天有幸認識了愛憎分明、灑脫敞亮的越采采公主,既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天意。

俱酒當即命人設宴,款待越國公主與王孫搜,就雙方的合作關係進一步進行談判。

席間,俱酒詳細詢問了采采公主越女劍的來龍去脈與精妙之處。

采采公主的回答與俱酒所瞭解的大差不差,但她的越女劍法,卻是越處女的嫡傳弟子所教,盡得其劍法精髓,更接近於實戰水平。再加上采采公主自幼好武,天賦異稟,是故越女劍法的修為很高。

接下來,俱酒又與眾人又分析了越國國內的形勢。

以俱酒的看法,目前雖然越王家族死得死,失蹤的失蹤,但內亂基本平息,民心思定,各方勢力對王孫搜的迴歸已經形成共識,暫時不會再生新的動亂。

俱酒制定了以護送王孫搜回國繼位為核心的“治越方案”,對於越國內亂的緣由、走向等暫時不作深究,避免矛盾的激化。

其實對於這方面,歷史是有先例的。當年楚聲王不明不白地為盜所殺,楚悼王上位之後,也是以維護穩定大局為重,並憑藉吳起變法,逐步對涉嫌謀殺楚聲王的老貴族進行清算。

基於此,俱酒制定瞭如下戰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