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潘吾之戰(1 / 2)

牛畜又轉頭望向荀欣:“將軍,使節盡出,然軍事方面不可稍松,不知邯鄲城防如何部署?”

太傅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趙國原都城在中牟,趙侯章即位之後,才剛剛完成遷都邯鄲的工作。新都能否經受住中大型戰爭的洗禮,眾人心裡都沒有底。

荀欣拱手回道:“魏軍勢大,臣已令邯鄲周邊守軍盡數收縮回城,現守城之卒有三萬餘眾。且發動城中青壯男丁盡數上城,晝夜輪值。”

“邯鄲城高七丈、寬六丈;四座城門均設甕城,各門設有千斤之閘,塞門刀車等。”

“環城馬面七十二,垛堞八百餘;護城河深五丈、寬十丈;近日發動民夫,周城建設矮牆;矮牆之內,密佈尖樁,使敵不可以近、不可以立、更不可攻。”

“沿城五里之要衝,廣撒鐵蒺藜、木蒺藜,可刺敵馬蹄、傷敵士兵。”

“城牆之上,廣積箭羽,滾木礌石、熱湯金汁、撐竿撓鉤等器械更是堆積如山,更有投石之車五十六架,守城之械充足,兵卒之氣高昂。”

“城內沿靠城牆,五步挖一深井,埋入巨甕,使耳聰之人日夜守之。”

……

荀欣一口氣將邯鄲城防的情況介紹了一遍,太傅牛畜和相國徐越聽了頻頻點頭。荀欣作為穩健型的將領,對邯鄲城防做了周密的部署,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牛畜又思考再三道:“相國,邯鄲之圍恐非一日可解,需做好持久防守之準備。城中糧秣可曾備足?”

徐越道:“老太傅多慮了,邯鄲存糧,倉儲靡窮,可供全城三年之用。軍需物資也準備充足,將軍大可安心防守。”

牛畜又對荀欣道:“魏有武卒之強,兼鄴城、大梁之富,加之趙朝蠱惑人心,守城固可保邯鄲萬全,將軍還要作長遠打算。”

荀欣道:“老太傅,臣已令代地之兵南下,支援邯鄲。”

牛畜道:“將軍緣何舍近而求遠?上黨、晉陽之軍,若以其為援,居高臨下,有勝者之勢;武遂、南宮之兵,距離最近,旬日內之即可抵達,將軍為何不用?”

荀欣道:“老太傅有所不知,晉陽,故都也,歷代君主均重兵守之,嚴令不得擅動。”

“今魏韓聯盟,上黨韓趙之地犬牙交錯,兩國兵力韓強而我弱,若抽調上黨之兵,雙方兵力失衡,牽一髮而動全身。上黨若失,韓軍居高而下,與邯鄲聯軍形成夾攻之勢,則邯鄲大不利。”

“武遂、南宮之地,本屬戰略前突,發揮牽制魏齊作用。左有魏之中山,右有齊之重兵。若武遂、南宮之軍回援,則趙國戰略前突部位必失,牽制之功喪盡,亦不可擅動。”

“欣之所以動用代地之兵南下,一則代地近年來與樓煩、東胡等族相處和平,互設榷場,無兵弋之憂;”

“二則代地產馬,某已秘密訓練一支騎兵,此我趙之秘器神兵也。騎兵行動迅速、神鬼莫測,某欲派其星夜兼程,南下鄴城附近,突擊魏韓聯軍之糧道,必有奇效,或可一戰而潰魏軍。”

牛畜、徐越盡皆點頭,對荀欣的軍事部署非常滿意。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