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政治童謠(1 / 2)

菌改面對庶長贏夙的冷嘲熱諷沒有回應,對指責其故意殺死義渠使者、破壞和談大局的汙衊也沒有反駁,悶聲吞下了所有的不實之詞,坦然接受了貶謫焉氏的嚴重打擊。

菌改為什麼這麼做?

一者,因為昨日的情況於己不利。自己酒後帶兵到達現場,儘管義渠使者死於意外,但現場沒有第三方勢力在場。在義渠人一口咬定的情況下,這犯罪現場太清晰了,自己百口莫辯。即使把真相描述出來,也只會讓人覺得在巧辭詭辯,越描越黑。

二者,談判關鍵節點,一國死臣橫死街頭,必須有一個一定級別的人出來負責。菌改作為雍城防務的負責人,背起這口黑鍋再合適不過了。

三者,菌改已經得知贏夙深夜進宮,估計妥妥地打足了自己的小報告。憑這些年來二人明爭暗鬥的經驗,無風贏夙都能掀起三尺浪,何況有風呢?

四者,滿朝上下都知道自己不贊成與義渠戎講和,特別是秦國在做出巨大讓步的情況下。小主夫人為了儘快達成與義渠的和談,讓菌改離開雍城,是最好的選擇。

五者,為了保護昨夜那些出於義憤的雍都老秦人。如果菌改硬要甩鍋,並開展全城大規模搜捕,勢必有一大批忠義的老秦人要死於非命,民間的怨懟更加難以壓抑。

基於以上分析,菌改選擇以退為進,承擔起義渠使者死亡的責任,暫時遠避邊陲,離開秦國政治權力中心的鬥爭漩渦。跳出圈外,既為避禍,也為他圖。

俱酒次日醒來,端木仲敖興沖沖地求見。俱酒笑著問道:“仲敖何故喜形於色?”

仲敖道:“公子,上次公子安排之事,仲敖已有答案,特來請公子示下。”

前日,為了強化公子連入秦的民間輿論,俱酒命仲敖試著做一首童謠,把公子連之事隱秘傳揚。

仲敖將竹卷放在案上,俱酒定睛一觀,只見簡上寫著

“三人之行,忽走忽停。

有車之乘,如日東昇。”

俱酒瞪大了眼睛:“韻腳工整,但是……此諺何解?”

仲敖提筆寫了一個戰國時代的“連”字對俱酒進行了解釋,原來古時連字是由“辵”和“車”字共同構成的。

“辵”(chuò)的字形表示三個人在行走,“辵”意是“忽走忽停”;後面的“車”就是用的本意,前三句,透過筆畫分解的方法,隱晦地表達了公子連的“連”字,最後一句表意,表達了人們對公子連的期望,就像萬物渴望太陽一樣。

包山戰國楚簡“連”字

馬王堆漢墓帛書“連”字

這樣一解釋,俱酒恍然大悟,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一種現象:政治童謠。所謂的政治童謠,可以理解成一些兒童在傳唱的歌謠,但是這些歌謠預言了後來政治局勢的發展。

對於這種神奇的現象,古代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天上的熒惑星君化身成小孩子,告訴了小孩子這些童謠,用來預言未來天下大勢的發展。所謂的熒惑星君,就是火星。

最著名的政治童謠就是漢末影射董卓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