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佛學智慧3

小說:高維開啟智慧 作者:乾坤先生

第三講 高維佛學智慧3

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時刻保持心情愉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比它更高一層的就是要隨時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良好心態有不同的方法,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透過心理平衡,透過不同的方式來保持這種良好的心態。而我們的人生經歷,也可以使我們獲得心態的平衡。對於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打擊或者困境,如何能在這種情況下讓自己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這就需要心念。而相信因果,恰好是一種能夠讓我們在現實中迅速從一個不良的心理狀態和一個打擊中跳出來的方法。因為在現實中不管發生什麼災難,不相信因果的人會

覺得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黴?為什麼是我?而篤信因果的人會想,這件事定有前因,他會覺得這次的倒黴是還了之前的一大筆債。試想一下個欠了很久的債被還掉是一種什麼心情?所以他可以迅速地從這個

打擊中跳出來,他不但不悲傷不痛苦,反而有一種釋懷。

所以佛教智慧因果律,讓我們能夠在每一個當下迅速地從一種負

面的意識能量狀態轉換出來,跳出來。能夠讓我們生命生存的能量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狀態。相信因果律不是

種消極被動,相反它是給我們在每一個當下的提示,提醒我們隨時調整、覺察並轉換自己。

佛教智慧裡還涉及一個概念,就是我們這個宇宙空間的存在。佛智慧用什麼來描述它呢?它用四大假合。也就是我們的三維空間裡的一切存在,特別是我們身體,它是用四大假合——地、水、火,風加以描述的。那麼地、水、火、風又是代表著什麼樣的物理意義呢?它並不完全是我們在字面上看到的地是大地、水是水、火是火、風是風,它代表了能量的自由度。也就是地代表著所有的固態物質的一種存在狀態,這是能量自由度相對最低的狀態,也就是能量的這種成像狀態干涉狀態相對穩定。水是我們在三維空間裡面能夠感受到、看到、觸及到的最自由的物質能量,或者叫有形能量,所以水的自由度比固體要高。但這個水並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喝到的水,它代表的是一種液體狀態,它是液態的物質,所以它的自由度高於固態的物質。火的自由度代表物質在燃燒的狀態,它可見、可感知,但是它的自由度又高於水。風代表的是氣,空氣、氣流,它的自由度又高於火。所以地、水、火、風是一個從低自由度狀態到高自由度狀態的能量描述,而這四個部分恰好被佛家描述成組成我們現實有形有相世界的四大元素。它其實與我們現代化學裡面描述的這些元素並不矛盾,只是它比較概括地把固體、液體、火和氣體這個能量狀態做了一個非常初步的分解、分述。

實際在印度教系統裡面,對整個宇宙存在的描述用了五個層次:地、水、火、風、空。印度教將這個空稱之為以太,這個空指的是高維能量狀態。而佛家講的四大假合指的是有形空間,在有形空間裡面形成一些物質。實再進一步講,這個空也就是空性的空,是進入高維投影源的能量狀態。那在道家系統裡面呢,用“氣”來描述這些能量,也就是說所有能量都可以用“氣”來加以描述。從繁體字來講,在三維空間的這個氣,也就是有形空間的那個氣,它裡面是一個“米”字,就是我們簡體字“氣”裡面加一個“米”字;而到了三維和四維的臨界態這個“氣”裡面實際上是一個“火”字,一個“火”一個“氣”,正好代表的是三維和四維的臨界態,也就是現代科學講的量子態。再往上的氣也就是四維以上的,它是一個“”,這個氣又被稱為所謂的真氣,就是高維能量。為什麼叫真氣?因為它是投影源,是本質的東西,所以它叫真氣,這個氣跟我們的身體以及宇宙空間的整個能量場有非常密切的關聯。這部分我們在下一講會講到。

在這一講,關於佛學與科學,我們不得不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就是色和空的概念。我們在前面講到這個宇宙內的一切存在都是正弦波,是能量波。當兩個正弦波相遇時,如果它們的振幅頻率相等,就會在特定的位相也就空間位置上形成一種狀態叫干涉,振動在有些區域性會增加,而在有些地方也會相互抵消,會在空間內形成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那這兩個能量干涉形成的干涉條紋,所呈現出的相我們把它稱之為“色”,而當干涉條件不具備的時候,這兩個能量波即使在這兒也不會成相,佛家管它叫“空”。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它“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會因為這個地方成相就多了點兒什麼,也不會因為這個地方沒成相而少了點兒什麼。《心經》裡面還說到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受想行識”其實也是能量的一種作用狀態,只是它不是以成相的方式作用,也是能量疊加的一種狀態。一共有五種狀態,叫作“色受想行識”“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等,指的全是這個能量概念。而《金剛經》也講到了非常重要的另外一個概念,叫“因無所住而生其心”。在這裡所說的“心”實際是指意識的更深層的呈現。

淺層意識對於深層意識而言,它是一種障礙。也就是當我拿一張紙擋在我眼前的時候,這個二維認知相就障礙了我和三維資訊的連線,而當我拿掉所有眼前二維相的時候,我才能看到現實中三維空間的事物。同樣在三維空間裡生活的我們,意識中充滿了大量的三維資訊,只有當把最後一個三維認知、三維執著的相從意識中拿掉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四維智慧。所以所有的修煉,讓我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三個字“去雜念”,這也就是所謂的放下和放空。當我們放下三維、放空三維的時候,形成三維的真空,會生出第四維的資訊叫妙有,這就是所謂

的真空妙有。放掉四維執著,我們得五維妙有,放掉N-1維(N趨於無窮

大)的執著,我們得N維(N趨於無窮大)的妙有,所以空和有的這種

交替,實際是一個交替作用,所以真空和妙有它是同時呈現的。你空

掉了低維就獲得了高維,而獲得的“有”,被稱之為妙有;而所謂的三維

的空,它確實是不空,它其實是因更高境界的“有”而呈現。所以當我們

不執著於任何一個有限維度的時候,我們才能不斷地進人我們更深更高的內在境界,這叫“應無所住”;我不住在任何一個維度的時候,我們才能跟N維(N趨於無窮大)的智慧而連線,而那個“心”是本心,是自心,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系統裡面存在大量的高維實踐,這裡我們要提到的就是所謂的經文和咒語。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文字只要它呈現的相在我們眼前,那麼呈現這個文字的能量分佈就會存在於這個空間。因為任何一個相的呈現都是能量投影過來的,投影在這個三維空間的。所以說經文只要在這兒,那形成經文的能量就在這個空間分佈裡面了,所以有句話叫“經在佛在”。就好像《金剛經》這樣的經文,它的投影源來自於N維宇宙空間(N趨於無窮大)。所以當我們去誦經的時候,我們就跟這個能量在做著調製,我們就在跟最高境界的能量在做著同頻共振,這就是一種高維實踐。那咒語也是,咒語是來自高維空間的音波能量。當我們唸誦咒語的時候,我們整個意識跟這個咒語的能量在進行著共振。有各種各樣的咒語,它們來自不同層次的空間,具有不同的能量屬性,對應我們三維空間的不同的能量分佈,它也許可以化解不同的能量糾結。所以咒語和經文有著非常高的能量境界。

我們舉一個例子。在淨土法門的咒語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阿彌陀佛”,那翻譯成普通話,它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我們再把它轉化成科學語境來講,無量光是N維宇宙空間(N趨於無窮大)的宇宙能量,無量壽是穿透一切宇宙時空。所以“無量光無量壽”實際是這個宇宙中最大的能量波。當我們唸誦這種能量的時候,唸誦這條咒語的時候,我們就在用這種能量調製我們的身體,把我們周圍的這些雜波,進行一種調製。這就相當於一個打包技術,將雜波進行調製然後打包帶走,也叫載波技術,①也就是所謂的帶業往生。其實佛教智慧博大精深,將其跟科學邏輯對應解讀,還有很多很多的話題,任何一個佛經如《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都可以是完全獨立的課題,這種解讀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文的奧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