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時代寵兒(1 / 2)

小說:江海故事 作者:李光明

有多少人恨他,就有多少人愛他。短短十幾年,從一個小城青年華麗轉身為中國出版業的印鈔機。他有理由為這樣一個自已喝彩。

認識他時,李志明坐在自已家的床上看《萌芽》上首刊的《幻城》被文字感動的哭的稀里嘩啦。那些年李志明也看《萌芽》並且參加每年的新概念大獎賽。

後來就住在《最小說》不遠的地方。

給他們投個稿,打個電話。被退回來 喜歡《島》《最小說》

喜歡hansey 喜歡《愛麗絲》,因為工作,以及各種機緣巧合。李志明認識甘鵬,然後認識hansey。

而我。只是上海灘。還沒有出名的李志明。 一個攝影師設計師文字作者 短片導演。

有一天,我也會像郭敬明 hansey 韓寒 安妮寶貝 一樣的出名。

甚至,我連。自已的工作室。都是安妮寶貝的首部小說《彼岸花》

我會成為一顆耀眼的星光。在上海。在中國。在全世界。

中國週刊記者 張卓 北京報道

和先前媒體所描述的一樣,這個80後的年輕人自信,高調,好勝,語速極快;但仍有意外:他沒有穿著華麗麗的GUCCI禮服,腰間也沒有閃爍刻有LV標誌的皮帶,而是棒球帽、棕色毛衣、藍色仔褲。

“昨晚工作到很晚。”郭敬明擺擺手,面容蒼白疲憊。他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說,“採訪最好不要拍照了,沒準備。”

小城少年

最簡單的開場白是:根據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統計,郭敬明在2009年有1700萬元進賬,比2008年多賺400萬元。成名七年,只要出書,當年一定排在國內暢銷書排行榜第一。2009年的1700萬收入,小說版稅只佔20%,其餘利潤來自他旗下的公司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郭敬明和他的公司已經成為圖書領域的印鈔機。出版人路金波曾幫郭敬明算過一筆賬:《最小說》每發行一本,郭敬明提一塊錢,每年是近千萬收入。如果每年再推出一部自已的作品,大概帶來400萬元收入。郭每年固定的收入1000多萬元少不了。“未來十年,出版界的首富肯定是郭敬明。”

2009年年底,郭敬明推出新作《小時代虛銅時代》。上市前夜,14個印刷廠連軸趕工,第二天,首印120萬冊的新書就被全國各級圖書經銷商一搶而空。“我現在也搞不明白他的書是怎麼個賣法。”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說,這幾日,他接到書商電話,催著趕緊加印郭的新書。

盛名之下,郭敬明從不掩飾出身於小地方:四川自貢。這個位於四川省南部的城市,人口只有300多萬,此前,此地最出名的是恐龍和江姐。

郭敬明的母親鄒慧蘭在銀行工作,父親郭建偉在國有企業,這是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如今回頭尋找郭敬明兒時在文學方面的天賦,他的老師會告訴你:他比同齡人愛讀書,兩分鐘即可速成一篇作文。

2000年底,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高二的郭敬明送去一篇叫《劇本》的作文;一月後,他收到去上海參加決賽的通知。因為家裡不算富裕,郭獨自乘飛機去上海參賽,

現在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文集中仍保留著郭敬明一等獎作品《假如明天沒有太陽》。與其他獲獎作者相比,他並不顯眼。

新概念作文大賽是以選拔錢鍾書式的天才而受到社會關注。它樹立的典範是輟學生韓寒。第一屆新概念大賽,韓寒以《杯中窺人》震驚文壇,曾一度,新概念參賽者都在追求思想深度上的標新立異。

郭敬明不擅長這個,所以他華麗的文風並沒有為他帶來想象中的巨大榮譽。雖然,在新概念比賽中他比韓寒的成績更令人咋舌——第二年,他又參加了第四屆“新概念”,再次獲得一等獎。

但他仍舊是一個“以四十五度角,孤獨仰望星空”的小城少年,在為高考奮力搏殺。後來,他高考成績也並不理想,只考取第二志願上海大學。和他同批獲獎的同齡人,相繼進入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那年,一些媒體透過高考展望這些新概念精英少年的走向,郭敬明不是佼佼者。他自已也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在新概念作文比賽上投入太多,而影響了學習”。

幻城

被眾人簇擁著的郭敬明已記不清時祥選第一次去上海找他時的情景。他說,那是八年前的事情,太遠了。

2002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時祥選從瀋陽飛到上海,和郭敬明談新書的合作。此前,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他編進《2001年中學生最佳散文》。那時,春風文藝希望開拓青春市場,編輯時祥選向幾個入選“最佳散文”的中學生髮出約稿通知。

上高三的郭敬明回覆很快:“我現在依然在寫文章,也在出書。可能在畢業的時候會有書稿寫完。希望我們可以合作。

時祥選回憶:“郭敬明很有心,在信裡表達了對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喜愛和信任,並認真附上了作文獲獎簡歷。他是唯一回復我的作者。”

郭敬明文中提及的書稿是《幻城》。高考結束後,他把一萬字的《幻城》投給了《萌芽》。《萌芽》10月號刊出了這篇小說。在《萌芽》網站當月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幻城》以672票榮膺最佳。時祥選說:“論壇上年輕讀者談論的非常熱烈,有些人用誇張的網路語言形容自已‘淚灑十四行’。”

《幻城》是郭敬明的第一個中長篇小說。與韓寒的叛逆文風相比,郭的文字憂傷悽美。時祥選比喻:“他的文字有魔力,像一張大網,能把讀者圈住。”

時祥選跟郭敬明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上海大學附近的一間咖啡館,大一新生郭敬明在朦朧夜色中走進來,瘦弱稚氣,但看上去已經適應了大城市的生活。讓時祥選印象深刻的是,郭敬明特別詢問,能否讓他找人設計封面。而更多的80後的作者,只是把稿子交給編輯,就不再管了。

拿到《幻城》書稿後,春風文藝內部出現了爭論,有些人說郭敬明的名字不像個暢銷作家,有些人說《幻城》看不懂、太稚嫩。但春風文藝還是決意在2003年1月全國最大的圖書訂貨會上推出這部作品。在那次訂貨會上,《幻城》供不應求,這直接促使春風文藝把《幻城》首印從6萬冊提到10萬冊。

“在行業裡,首印3萬就可以算暢銷書作家;一個新人,能首印10萬冊,很了不起。”時祥選說。

為了表示對郭敬明的重視,春風文藝和郭敬明舉行了盛大的“買斷”儀式:春風每年出一部分資金作為郭的學業補助,而郭則保證大學四年期間,每年要給春風文藝出版社長篇首發權,主題風格不限。

即使現在,郭敬明也從不否認春風文藝是自已人生中最重要的伯樂。此前,他曾出版過散文集《愛與痛的邊沿》,首印只有1萬冊;另一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在很長時間沒有找到願意接受的出版社。

《幻城》推出後,郭敬明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學校裡上課,週末則往各城市搞籤售,最多每週跑兩個城市。

正是在春風文藝出版社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下,《幻城》的銷量節節攀升,目前已經達到了萬冊。

足夠有錢 仍舊普通

郭敬明在上海的生活,卻遠沒有外人看上去那麼如魚得水。

“剛去時,全班就我一個外地人,老師上課講上海話,我後來專門學了上海話,才能聽懂;同學都是本地人,比我有錢,他們聊的話題我從來沒聽過,玩的掌上電腦遊戲機,在自貢,根本不會有。”郭敬明對《中國週刊》記者說。

至少在內心深處,他還不夠自信,有時去城市籤售,他甚至會焦慮會不會有讀者捧場。

出版社和郭敬明的版稅是三個月結算一次。那時,郭敬明最大的愛好是去劃卡,看又有多少錢進賬。卡面上不斷增加的數字增加了郭敬明的自信。他說,直到真正賺錢後,才算適應上海的生活。

在一款名叫《仙境傳說》的網路遊戲中,郭敬明認識了一個家在大慶的高三學生hansey。hansey在網上建立了一個文學網站,郭敬明很喜歡,多次問他願不願意幫自已設計圖書封面。

“我們那時都很單純,怎麼形容呢?就是很熱血,他當時有辦工作室的念頭,常常和我討論。他建議我來上海,和他一起幹。”hansey說。

後來,hansey如願考取上海的一個大學。“我是一門心思要來上海,就是為了和他幹事業,躊躇滿志,沒有往後多想什麼。”

在籌備成立工作室前後,郭敬明完成了新書《夢裡花落知多少》。新書距離《幻城》出版只有半年,一推出又鑄造銷售奇蹟,首印30萬冊。至今銷量達到130多萬本。

在一次和春風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常晶的飯局中,郭敬明說自已現在發表作品比較輕易,但很多朋友也有好作品,發表起來卻很難,想建立一個平臺。常晶對郭敬明提出的模式感到很興奮,因為可利用郭的人氣攬一些人,也可以利用他的眼光,知道哪些東西符合新一代人的口味。

2004年6月6日,“島”工作室成立。這天是郭敬明21歲的生日,他和春風文藝的合作模式是春風文藝出資,負責印刷和發行。郭牽頭找人組織選題、策劃和製作。《島》雜誌計劃每年出12本,主要面向學生群體,定價20元。

hansey加入了“島”工作室,他形容在“島”的最初日子“像烏托邦一樣美好”。郭敬明拉攏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上海閘北租了一間公寓,同吃同住。

那時,工作室年齡最大的是1983年的郭敬明,他的角色並不像一個領導者。有時,他深夜趕稿累了,會挨個敲大家房門,問意見;有時,他也會主動張羅叫外賣,組織K歌。“如果出去吃飯,多是他付錢。大家的關係更像一群好朋友。”hansey說。

hansey評價在工作時,郭敬明並不喜歡公開表揚誰。“但他會很強烈提出反對。他常罵我是一個‘需要別人養著的藝術家’。我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苛刻,現在回想起,他的判斷是對的。”

hansey曾和郭蹲在上海的地鐵站,沒有人能認出郭。“他的生活也不奢侈,我買了一個很貴的玩意。郭敬明還教育我,幹嘛花那麼多錢買奢侈玩意。”

在《島》發行半年後,郭敬明就為春風文藝帶來滾滾利潤。本來雜誌計劃一期賣四五萬冊,後來達到20萬冊。每天只睡兩到三個小時的郭敬明很難堅持學業,他向學校提出休學兩年,最終變成輟學。“我越來越忙,很難再回到學校去,沒有辦法才放棄學業。”郭敬明解釋,“但這也是一條成功路。”

時祥選嗅出了郭敬明的一些改變,在一次籤售會上。郭敬明問:“這次籤售,社裡可不可以給我配備一個造型師?”時祥選很不理解,覺得“一個作家,怎麼能要化妝師呢?”

但在朋友圈裡,郭敬明的改變很小,hansey甚至覺得,與他書的銷量相比,他並不高調。他還是那個喜歡和朋友八卦聊天、打電玩的年輕人。只是偶爾在籤售會現場,看到玻璃門外驚生尖叫的少女,會跟朋友打趣說:“有那麼誇張嗎?偶像歌手也不過如此吧。”

一場官司的角色轉變

2003年11月,在《夢裡花落知多少》紅遍中國時,媒體爆出郭敬明涉嫌抄襲莊羽的小說《圈裡圈外》。2003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莊羽告郭敬明抄襲一案。

時祥選曾第一時間給郭去電,郭敬明斬釘截鐵地說:“並沒有抄襲。很多內容是從朋友那裡聽到的。”

出版社堅決支援郭敬明打官司,但最終,法院判定莊羽勝。這個看似瘦小的男孩展現了其強硬的一面,他同意付賠償款,卻拒絕公開道歉。

最讓時祥選感到意外的是,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郭敬明並沒有流露出明顯的沮喪或絕望。“至少在我們面前,他很淡然,一直堅稱自已沒有‘抄襲’。”

時隔7年在面對《中國週刊》記者時,郭敬明依然態度明確:“我沒有抄襲,我心裡很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如果我是一個沒有才華、不會寫小說的人,抄襲者的稱號真的會讓我背上包袱。

朋友hansey說:“郭敬明絕對不會傻到捧著一本書去抄。可能是他人太聰明,記憶力太好了,看了太多的東西,長時間就覺得是自已的了。”

伴隨抄襲一案,“島”工作室也爆出拖欠稿費等新聞,郭敬明的個人形象降至冰點。現在已經離開春風文藝的時祥選解釋:“當年是春風文藝拖欠郭敬明的稿費,一個成年人被欠幾十萬肯定不幹。但郭敬明人算仗義,拖這麼久,沒吱聲,還一直按時交稿。”

郭敬明告訴《中國週刊》記者:“並不是我拖欠團隊稿費,是我沒拿到錢。在這種情況下,我從沒對媒體公開過,因為春風幫我成名。我感謝他們。但我幫他們賺那麼多錢,又不給我錢,至少這不是一個對的事情。”

2006年—2007年是郭敬明的多事之秋:網路妖魔化郭敬明的風潮愈演愈烈,在他參加一些活動時,常碰到公然叫罵。

在工作室的一次業務討論中,郭敬明明顯處於崩潰。“那時,我沒有感受到他的低落。面對外界,他不會暴露真實一面,還是嘻嘻哈哈。但那次爭吵,他崩潰了,我這才感覺他壓力很大,或許擔心自已有一天真不行,這個團隊該怎麼辦。”hansey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