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詩之序

小說:江海如故 作者:李光明

我隨家人搬至上海生活已十年有餘,除了辦身份證,護照,家裡蓋新房,親人結婚,外公去世之外,回蘇北故鄉曹莊次數很少,村裡人幾乎都不認識我,對我有印象也限於我少年時常拿著魚杆滿村串與每逢新年幫他們寫春聯。有些零星知道我在上海工作的鄰居只知道我是一搞攝影的,之外一無所知。我學會上海話以及講一口因咬字不清聽起來偏廣東腔的普通話,在這座城市裡,我是流浪的異鄉人,我並不輕易流露對故鄉的嚮往。但我總在夜深人靜時夢迴故鄉,行走在那片屬於我的土地上與鄉親快樂地聊著天。我知道即使我在這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忘不了故鄉與故鄉的人。

外公生前愛給我打電話,有時是想我母親卻打不通電話而打到我這。他總問我在工廠工作好不好,又問我做什麼工作,每次電話總要重複告訴他我在一家公司做經理,空下幫作家與歌手做裝楨設計,無奈外公不理解這工種,最後我對他說我就一照相的,一直在努力,有車沒房。外公的子孫裡,外公對我又恨又愛,我以前會偷他收藏的硬幣去買零食,同時和他有許多共同話題。我曾經答應給他買菸鬥,後來一直擔心他的身體直到他去世都沒有幫他買。外公去世前一年還央求我幫他刻幾張光碟,那光碟是這些年我拍的整個家族所有人照片與影片的合集。外公他天天看光碟來打發我們不在他身邊的寂寞,光碟都被他看到卡碟。外公的寂寞只有他自已懂。我們晚輩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拼了命的在城市裡打工,常常忽視了身旁的親人們。外公臨終時,兒女三位在場外,其餘都後續趕到,外公微笑著走的極為平靜,外婆告訴我,外公去世之前一直想來上海看看我們,他知道我們在公司上班都沒有時間回家,可惜他走不動了。外婆還講外公嘆著氣拉著她的手說他是看不到我結婚了,只有外婆能了,講的我淚如泉湧。

關於外公生前的孤獨寂寞,我也孤獨寂寞。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不同程度作罷。偌大的上海,當我不快樂時,竟不知該找誰去傾訴,友人亦無心去聆聽。年輕的我除去愛慾的孤獨寂寞之外幾乎得過憂鬱症, 來上海的第一年我幫母親去菜場賣菜 ,我在夜裡的上南路一邊賣菜一邊倚著路燈讀書寫字。對於未來極度迷惘,沒有朋友,沒有暫住證,隨時面臨會被遣送回鄉的可能,我有時把自已關在房間裡聽歌,每夜失眠,總有一股焦慮,思考人生的意義。我一個人獨處時明白自已其實並非是普通的人,只要給我一支筆一張紙我就很快樂。我安慰自已並告訴自已,我有某種責任去體驗這世上孤獨與毫無安全感的生活,並且一定要出人頭地有出自已。生活的真相即是磨難,後來,我離開家去一家工廠做印花工人。工廠分日夜班,每逢夜班幹完活時,許多工友躲在衣櫃裡睡覺,我一個人跑去洗手間寫小說。從工廠離開後,我報名去修了三個月平面設計。之後,我在婚紗館給別人拍證件照學攝影,學攝像機,那時連影印機掃描器都不會用。入行時正趕上膠片轉數碼時代,後來我又做了攝影師,開工作室,在雜誌社做美編,做電子商務,拍短片,拍小型演唱會,與運營一家小的有機蔬菜公司。我學歷不高,只讀至中學,我從菜場工廠混跡到今天用了十年的時間。我懂得所有的一切,必須要靠努力,堅持,真誠,甚至天真。只有堅信自已,才有機會讓我們變成我們想要成為的人。

我感激貧困的生活給予我們更好的品格,在上海的前三年我們家一直住在城鄉結合部的浦江鎮生活,我們像是逃難一樣靠在上海種菜的舅舅家接濟。我們全家五口人擠住在十平方的窩棚裡,窩棚每逢夏日便如火爐般悶熱。我們向外公與舅舅學習如何種植蔬菜,凌晨時將採摘好的蔬菜去批發市場賣掉。有時因生意不好,只能從凌晨到早上一直站在街頭,等待早起的阿姨阿婆幫菜買回去。然後回家休息一會,開始日而復始的種菜賣菜生活。在十年後的今天,父母所做的還是重複這些繁重的工作,辛勤生活。

我們兄妹從不嫌自已家窮,反而我們更齊心協力幫日子過的更好。我們會去垃圾場撿二手垃圾來裝飾家裡,我們認識了許多菜農並與他們真誠地相處,我們都在試圖改變這個世界。在我所度過的時光裡,我的敏感與不安,不是因為我所面臨的貧窮與困境,而是對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公平所失望。

我與妹妹擺過地攤,開過雜貨鋪並出租 DVD 碟片,那時候賺的每分錢都要補貼家用,常省下吃飯的錢用來買書買唱片。那時網際網路還無法下載音樂,我與弟弟會燒錄一些 MP3 流行歌曲光碟在雜貨店門口賣,人們並不關注音樂的質量,只關心一張光碟能裝多少首音樂。我為了賺他們錢,非常尊重他們的想法。於是,我對生活在我周遭的人們總是著迷與瞭解,建築工人,菜農,擺小攤小販,黑車司機,掃地大媽,街頭小流氓;後來工作中接觸的企業高管,政府官員,還有文藝娛樂圈藝術家們,詩人與作家,攝影師,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史詩故事,所有人不可缺少地組成了這個世界並讓此有機運轉,他們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每一位朋友都是我老師,他們都在豐盈潤澤我的人生。

關於寫作,詩歌只是我表達對這個世界看法的一種方式。冥冥之中總有一股力量引領我去寫,我喜愛木心,何士光,郁達夫的憂鬱與溫暖的文字。對於世界觀的形成,源於幼年故鄉農村的生活經驗,自小我就意識到人類的渺小。我看到的田野,村莊、河流、螢火蟲、青蛙、魚、稻穗、麥芒以及田野裡的一粒種子或是人們,對於整個星系裡地球的陸地與海洋來說,我們就像是塵埃一樣的存在。很多時候當災難降臨人們總無能為力,人們習慣用宗教與信仰來寄託自已的靈魂,用各種方式去思考與生活。政治家制定每個規則,以達到自已方便管理這個國家。體制這種東西是光明與陰影般共存的,我一直在我的成熟人格處於質疑的狀態,我不能確認自已發表的是正確的政治觀點,但我明白這世界除了善良之外沒有一樣是必然與正確之說。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原因,只是被我們常常忽略。在這個世界,詩人是種敏感的存在,一些人歌頌民主與自由,一些人在鼓吹一些政治陰謀,還有一些詩人只會生產一些文字垃圾,賣弄詞字。詩歌在中國一直被邊緣化,詩人沒有一個好的文化地位與話語權,這是國民詩人群體的寫照。也是我們要集體反省的地方。去年有幸看到臺灣的一個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讓我深受感觸。我思索在寫作背後的真實目的與意義。誠然,眾人皆共識臺灣的文學大師們一直在智慧的沃土上漫步前行著,他們的靈魂閃爍著睿智的光輝。後來在書展上曾見到過親切和藹的大作家吳念真,這多麼讓青春的我倍感興奮愉悅。我知道朱天文、吳念真、侯孝賢,他們所經歷的時代正是我們所渴望卻從沒體驗過的生活,而唯一的特質是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都是在為信仰而活著,會講故事的人總有無限的魔力。

如果詩文只能講一些故事與回憶,這顯然不夠,我想像這本小說是溫柔與槍炮一樣的存在。在未來也會有我的舞臺劇與更多電影作品的完成。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問我做這些事的意義。我心裡也無從答起。自小跟隨小叔混跡錄影廳的我,只是覺得這個世界很大,身邊每一位都是我生命之途上最重要的人,時光流逝,總要記錄一些故事與光影慰籍心靈。 而有詩意優雅地活著,是多麼的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