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拍竿艦(1 / 2)

造船術方面有了幾大技術性提高與改進。

一是“水密隔艙”的造船法已經非常成熟,最大的船隻已經做到了十三個隔艙;中大型船隻普遍設定八個隔艙,號稱“八槽艦”,小型船隻一般設定四個隔艙,號稱“四槽舟”。

此舉既加強了船體的剛度和強度,又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戰船遭遇小規模撞擊能夠迅速控制,不至於立即傾覆。

二是利用於南鄭冶煉業的發達的優勢,負責撞擊任務的船隻,都裝備了圓錐形的粗大撞鐵,對付敵方的木船,絕對是碾壓式的存在。

三是在“水密隔艙”造船法的加持下,多桅船的研發也取得了成果,研發出了平衡式梯形斜帆。俱酒當時只是根據記憶畫出來的,然後再由戰國工匠們一點一點變成了現實。

在漢水流域航行時,在風速的助力下,航行速度大幅提升。有時候風向對頭,即使是逆漢水而上,也毫不費力。

四是改進了船尾舵,加設了懸舵索和絞舵等裝置,使船尾舵變成可以適應水深變化的“升降舵”。

在舵葉上開了一些菱形小孔,可以減小水阻力而不影響舵的效能,稱之為“開孔舵”。

五是根據俱酒給出的圖紙,製造出了威力驚人的“拍竿艦”。

船的左右前後設定數臺拍竿,每根木桅頂系巨石,下設轆轤,戰鬥中和敵艦迫近時,可以迅速將巨石砸下,砸壞敵船。

若一擊不中,還可用轆轤迅速收起再放。

若敵艦四面包圍,還可以“多管齊下”,其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

這種“拍竿艦”來源於隋代的“五牙戰艦”。所謂五牙,是指五層高。

但俱酒以為漢水與嘉陵水上,不適合行駛高大的樓船,所以先小試牛刀,主要還是看中了“拍杆”這種戰鬥元素。

以後當攻下巴蜀,進入長江水系,將會建造真正的“五牙艦”,充分發揮其水戰的威力。

緊接著章蟜彙報了白水關與玉壘關前線的情況。

“蟜字營”對白水關與玉壘關兩大關口進行了長時間的修建與經營,目前兩道關口可謂是深溝高壘,鎖喉扼頸,牢牢把控住了由秦入蜀和由隴入蜀的重要咽喉。

章蟜還按照俱酒的安排,派出精幹斥候,對歷史上的“陰平小道”進行了探索,基本上摸清了避開劍門而入蜀的路徑。不過,戰國時代,由於植被茂密,野獸出沒,這是一條很難行的路徑。

隴南地區的“屯軍制”也發展迅猛,建起了一座較大的中心城鎮,建起十八座小型的堡寨,接收了由南鄭遷過去的一批軍卒家屬,收攏了一批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遊民,基本上實現了糧秣的自給自足。

上次將墨家的耕柱子發配到“蟜字營”之後,章蟜發現耕柱子治理地方頗有一套,畢竟在楚國有過治理地方的經歷,於是任命耕柱子為中心城鎮的城主,負責隴南一帶的政務與治理。

章蟜還特意報告,新開發一處谷地,田地肥沃、水流環繞、每年出產頗豐,聚集了近萬民眾在此居住。

俱酒接過輿圖看了半晌,大概覺得此處就是三國時姜維的屯田處——沓中。

後世,姜維可是帶領了數萬軍隊在赤屯田的,可見此地的糧食產出還是非常可觀的

然後章蟜又指著淳于浩道:“白水關、玉壘關均臨水而居,二者之間山路崎嶇,多虧淳于將軍拔出船隻,負責兩地之間水道的巡視,章某再次感謝。”

淳于浩訥訥地說道:“公子,屬下忘記彙報了。屬下認為,‘浩字營’兩營編制有點捉襟見肘,不能應付各種突發情況,故申請建立‘浩字三營’,專司白水關與玉壘關前線的白水巡防工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uuread.tw All Rights Reserved